《好哲凳|藝術思辨坐著聊》到底!什麼是策展?辦桌能算是一種策展嗎?


節目資訊

一般人會逛展覽,卻很少有機會參與策展。
藝術策展和百貨公司的櫥窗展示有什麼不同?
策展是什麼樣的創作和經驗呢?

本集節目邀請兩廳院秋天藝術節策展顧問周伶芝,
跟大家分策展如何說故事、提出問題、激發討論,
用五感和特殊體驗,帶給人們超越語言傳達的資訊。
策展具有創造性和思考性,也能打破時間和空間。
用不同方式呈現跟觀看,讓我們帶著好奇心,活出更自由的生命

所以到底辦桌是不是一種策展呢?
大家聽完這集討論之後,也可以思考看看喔!
1:33策展就是「說故事」和計劃一場「小旅行」
2:46策展「curate」原來是在「療癒」文物
6:07「藝術的提問」和普通人問的問題有什麼不同?
7:28「城市漫遊」過程中,當身體、速度慣性被打破,可能會帶來驚喜
12:53在策展中,文字敘述無法取代實地探訪帶來的體驗
14:47從展覽《裹山》一窺太魯閣族原民文化和歷史
22:11策展對「時間性」特別觀照,挖出被遺忘的故事也注重人文關懷
25:15成為「策展人」需要具備什麼能力,或可以怎麼練習?
30:56一幅畫可以用什麼角度欣賞?羅蘭巴特提出關於影像的「刺點」
32:25分享2023年《兩廳院秋天藝術節》策展理念和亮點
37:24《澳洲背靠背劇團》討論障礙跟AI之間的關係
43:18為什麼無聊的時間很重要?「無意識散步」是很好的日常練習

本集來賓|兩廳院秋天藝術節 策展顧問 周伶芝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雙週更新。
使用音樂|River Meditation music by audionautix.com Serenity


偶然聽到了一個與策展人訪談的podcast,發現我的部分行為,與策展人累積靈感的方法有一點重疊。


每個人選擇什麼樣的事物、過什麼樣的生活,可以反應對自己生命的思考的基本態度,策展人的本質就很貼近於此。本集主角伶芝舉例,像是閱讀和旅行,就是一個很必備的條件。她很喜歡看地圖,不同時代的地圖,透過地圖,可以看到每一個繪製地圖的人,對於空間的觀察、背後的權力關係,抑或是地圖本身要傳達的功能。

策展人要喜歡閱讀,而且對各種事物感到好奇,閱讀之後也要能消化、轉化,重新找到新的問題,例如在已經被問過一百遍的問題,找到只有一種以外的新的答案。(我倒覺得與其說找到「新的答案」,應該更像是「用新的眼光、角度來看事情」)所以好奇的特質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好奇心可以帶來看待既有事物的新的角度、新的方式,知道世界不是只有單一的面相。

例如百貨公司的櫥窗,設計的出發點是為了販售商品,不是展示一件衣服背後製作的流程、原料故事等,如果我們都只用習慣的「購物」的眼光看這個櫥窗,就沒有機會認識這件衣服的故事,而策展的人的存在,就扮演了幫助大眾從既有習慣以外的角度替物品說故事,讓我們接觸到同一件事物裡,一直沒看到的面相,彷彿在抵抗接受社會的單一文化。


...


節目最後主持人問伶芝,如果我們想培養策展人的眼光,有什麼事情是一般人日常就可以進行的想像練習?

伶芝舉了日本攝影圈的一個故事。有一段時間,日本的攝影圈認為離開家鄉到異國旅行,拍出壯闊風景作品是必要的成就,但知名攝影家中平卓馬就在反思這個觀光消費文化,他認為我們甚至連自己生活的日常空間都沒有好好挖掘,於是他每天為自己設定一條漫步的路線,不要永遠只做效率最高、最少時間的路徑選擇。就像現在很多人連追劇都會開兩倍速、五倍速看,雖然很多橋段確實很無趣,但這些看似無聊、厭煩的時間,可以組成我們對時間的不同感受。

每天都走A巷子,今天要不要試試看B巷子?

德國哲學家班雅明提出了「漫遊者」(flaneur)的概念,起因是十九世紀末的城市有了巨大的變化,工業革命後,人群開始往都市集中,變得密集化,有一群超現實主義者對這件事感到不適應,便發起了「無意識散步」行動,比如今天設定要往兩點鐘方向前進,即便遇到圍牆、阻礙,都要想辦法爬過去。當城市規劃限制了我們行動的選擇,換一種走路方式就能擁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為什麼走路總是選擇最短路線?是不是一開始我們就不喜歡走路這件事情?走路只是為了抵達目的地的手段。如果改變走路的方式,讓走路不再只是「抵達目標所使用的工具」,或許也可以改變對生活的體驗。觀看影片應該是生活本體,快轉三倍速,是不是代表我其實沒那麼享受看影片的過程,更想知道結局?改變觀看速度,便改變看影片的方式,背後應該有一個動機,這個動機與我想過的生活是一致的嗎?


Pocket casts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收聽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