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櫥裡的讀者》【30集問答】讀書最重要的,不是建立自己的觀點,而是拆毀自己的觀點
本篇筆記是我以幾近逐字稿的方式整理出該集podcast的內容,採節目主持人第一人稱敘述。 同步發表於minecast筆記平台 如有任何謬誤歡迎指出。
🎵 本集內容:回答聽眾提問
01:39 與書本感覺有距離,怎麼辦?
06:50 茫茫書海中,如何選書?
10:14 先規劃好書單再讀書,或是讀了再說?
13:10 關於我:我是念什麼科系的?
15:02 為什麼叫「衣櫥裡的讀者」?
15:21 如何透過閱讀建立自己的觀點?
20:53 做節目的心路歷程
22:05 將來會不會做訪談節目?
24:17 錄音前會不會先寫稿?有沒有製作團隊?
28:22 我是不是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29:02 我為什麼選擇住花蓮?
31:31 花蓮適合退休生活嗎?兼感謝贊助者Lucy
34:26 接下來六集,是一系列有關死亡的選書
36:36 如何找到公有領域或CC授權的古典音樂?
39:22 我的古典音樂啟蒙
42:12 古典音樂有「入門曲目」嗎?
44:12 本集音樂介紹:莫札特D大調第26號鋼琴協奏曲
🎵 本集音樂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6 in D major, K. 537. II. Larghetto. Lili Kraus Orchestra of the Amsterdam Philharmonic Society, Gianfranco Rivoli.
閱讀時的距離感
有聽眾說自己在看歷史相關書籍時,容易感受到一種距離感,想知道要如何克服這種距離感。
很多人在讀書時,常常會有這種衝動,想拉近與這些書籍的距離感。但坦白說,我覺得有距離感並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候我們讀書,就是需要這種距離感,尤其是歷史相關的書籍。因為這類書籍講述的是過去的時代,是與我們不同的一群人的生活,如果我們帶著現代人的眼光看待,有時會犯下「時代導錯」的謬誤,我們容易以為古人看待問題的眼光與我們一樣,我們容易誤解古人的疑惑就是我們現在困擾的事情,然而這在歷史上可能會是危險的事。
例如節目過去曾經介紹過一本書《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講述我們今天所謂的「孤獨」的感覺,很可能是十九世紀以後才形成的定義。在十八世紀以前的英文字典,Lonely的解釋僅只於獨自一人的狀態,並不帶有任何心理上的感受,因為十九世紀以前的生活型態,很難不與人產生連結互動,以至於當時的人,很難獨處到十分難受的境界。
閱讀時的「距離感」,很可能是因為你很正確且敏銳地感覺到過去的人與現代的我們之間的不同,因此並不一定需要消除這份距離感。
在茫茫書海中如何選書?會先瀏覽目錄再決定是否閱讀嗎?
我選書標準其實蠻個人的,通常是我心底帶著什麼問題,就會去找尋相關書籍。例如有段時間我對於「時間」很好奇,我就會從不同知識脈絡下手,例如我曾在節目中分享物理學家如何看待時間、文學家如何看待時間、歷史學家或哲學家又是怎麼看待時間的書。閱讀這些不同背景學者的書,能擴展我的經驗,讓我看到原本看不見的風景,所以我特別喜歡針對一個主題,找不同知識脈絡的書來看。
我也會參考一些媒體的推薦。我很喜歡《The New Yorker》雜誌,每期都有長篇書評,他不只是單純講書,還會和時事有所關聯。例如去年(2020)時美國COVID-19的疫情特別嚴重,全世界都在封城,失去社交生活讓很多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感,那時紐約客便整理了過去幾年出版與孤獨有關的書,比方有從哲學、歷史、社會學、醫學觀點出發探討孤獨的書,而我也真的去找來看,其中幾本甚至進入我podcast的節目中。
節目製作
規劃好節目內容才閱讀?還是讀完才製作節目?
兩者都有。比如在做這個節目之前,我便決定一定要分享Benedict Anderson的名著《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他對我的啟發實在太大了;另外一本對我也很有啟發性的是《地方知識》,也是很快就進入我決定分享的書單之一。
而有一些書是在我規劃出主題後才找來讀的,比方說在台灣2021年進入三級警戒期間,我製作一系列與孤獨有關的書,有部分就是在我為了製作節目才特地找來讀。
另外也有一些人對於我的背景很感興趣。
關於我:我是念什麼科系的?平常都閱讀什麼樣的書籍?
我是台大政治系畢業的。我在2008年進入大學,當年台大政治系是全台大科系當中,畢業要求學分數最少的科系之一,只要128學分就可以畢業,因此有較多時間可以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雖然我是政治系的學生,但我選修了很多外文、哲學、歷史系的課程,多到我覺得政治並非我知識版圖中最重要的一塊,文學、哲學、歷史學等可能是我更關心的。
為什麼叫做「衣櫥裡的讀者」?
因為我的節目都是在衣櫥裡錄製的,衣櫥是我家裡唯一夠安靜的地方。
如何透過讀書來建立自己的觀點?
有讀者提到「我零零散散的也看了不少書,但總是不能串連起來說清楚」、「想知道你在閱讀後到分享時做了什麼,如何記錄、整理自己的觀點」。
我知道有些人或者書籍很推崇擁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坦白說我對這件事情抱持有點懷疑的態度,讀書最重要的事情真的是建立自己的觀點嗎?在這裡我想引用二十世紀一位知名人物,同時也和你我一樣是為愛書人,在他自傳裡的一句話:「有些人沒完沒了的大量閱讀,一本接著一本,一個字接著一個字,但我不會稱他們為『博學』。他們固然擁有許多知識,可是大腦無法組織和登錄所有吸收到的材料,他們缺乏一種藝術,他們不曉得如何從書中沒有價值的東西裡面,篩選出對他們有價值的東西,並且永遠記在腦中。」
這段話出自於二十世紀最惡名昭彰的書之一,叫做《我的奮鬥》,作者是希特勒。
沒錯,希特勒也是一位愛書人,而且他一個非常有觀點的人。早年的希特勒對猶太人有些反感,但是在他讀了很多書之後,才讓他想到可以透過參與政治的方式,把猶太人從地球上清除掉。
為什麼這麼愛讀書的人,最後會變成引發地球上最可怕事件之一的始作俑者?
我覺得希特勒之所以會變成希特勒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讀書的時候太有觀點了。而且他很早就建立一套對世界的看法,並且依據這套看法,不論他讀任何書都能串連起來,所有不同領域、內容的書籍,好像都能支持他自己的那套觀點。
我並不是反對讀書時擁有自己的觀點,我想說的是,對我來說讀書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建立自己的觀點,而是透過閱讀來挑戰自己原有的觀點,我如何透過閱讀,拆毀自己原有的觀點。
在我所有的閱讀經驗中,讓我最快樂、最滿足、最痛快的時刻,其實是那種一開始我不是很明白他在講什麼,或者起初我不太能接受他說的事情,但在努力理解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原本以為的世界觀,很可能有一些重大的缺陷、道德上的謬誤,或者有一些知識板塊上的缺失。當我讀到我原本不同意的書,反而給它機會讓我拆毀我原本的觀點。對我來說,當原有觀點被拆毀、挑戰,然後我必須在觀點的廢墟中重建立新的觀點,這其實是讀書給予我最珍貴的禮物。
如何透過讀書建立自己的觀點這件事本身固然很好、很重要,但我認為比起這個,更重要的是如何透過讀書來挑戰、拆毀自己原本的觀點。在我過去的經驗裡面,我自己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事。
做節目的心路歷程
做這個節目雖然花了我非常多時間和心力,但我其實很快樂。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位聽眾留言告訴我他在收聽我的節目之後,把提到的書找來看,並和朋友組成讀書會。這就是我做節目的初衷,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好玩、有趣的書,如果有任何人能從我的節目中獲得啟發或樂趣,那會是我最快樂的事情。
未來會不會做訪談節目?
我之所以會開始這個節目,是受到梁文道先生的啟發。梁文道於十多年前曾主持過一個電視節目《開卷八分鐘》,每天利用八分鐘的時間介紹一本書。我很喜歡他選的書,透過他的介紹,我接觸到許多有趣的書。《開卷八分鐘》節目停播後,他做了另一個節目叫《一千零一夜》,也是介紹許多好書。節目停更之後,我非常想念有梁文道介紹書籍陪伴的日子,因此決定乾脆自己做一個讀書節目。所以如果要找人來對談的話,我心中第一個名單就是梁文道先生。
節目的準備時間需要多少?
我為節目做的準備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讀書的時間,第二個是製作的時間。我會利用睡前或者等待的時間讀書,包括等公車、等電梯等零碎時間。我很習慣閱讀電子書且隨身攜帶,所以我真的可以隨時把書拿出來看。而節目通常會利用週末或平日有空的晚上製作,平均一集節目至少需要一至一個半工作天,所以我週末的休閒生活幾乎全都投入到這個節目裡了。
錄音前會不會寫逐字稿?
我並不會先寫稿,我讀稿會很像機器人,頂多準備大綱,提醒我要講的內容。節目製作完後,有時候我會在我的個人臉書或網站貼出文稿,那是我額外整理出來的。如果當週比較忙碌,就沒空整理出文字稿了。
有沒有製作團隊?
我的團隊就是我一個人而已。所有的錄音、選書、讀書、剪接、配樂、上傳、宣傳等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完成,但我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做這件事,包括我的父母、我的太太和我的岳父岳母。我的爸爸媽媽從第一集開始就是我的忠實聽眾,我的媽媽常常會把我的節目播出來當背景音樂。我自己沒有筆電,因此剪輯節目的筆電是借用我太太的。忙於製作節目的時候,她也會多幫我分擔家務工作。我的岳父岳母也會收聽我的節目,而且也時常會帶零食來花蓮餵食我,我很感謝他們。
是不是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當然沒有(笑)
很多書我也是讀了就忘。記住書的內容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覺得讀書最重要的,如同我前面所提到,就是它能不能改變、衝擊、挑戰我原有的世界觀,如果能做到這點,對我來說就是一本難忘的書。
關於花蓮
為什麼選擇住在花蓮?
有聽眾留言問到:花蓮藝術人文相關活動與其他縣市比較之下相對薄弱,很好奇像您這樣的藝文工作者選擇居住在此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這方面的困難?
我從小一直在台北生長,二十六歲之前都住在台北。二十六歲那年我來到花蓮醫院服役,退伍之後,由於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太太——在東華大學唸書,同樣是台北人的她喜歡上花蓮的好山好水,我也就跟著她一起住下來。
確實花蓮在藝文活動方面的豐富度與我過去生活的台北比起來少了許多,但在網路的時代,我們有很多線上資源可以彌補一些差距。尤其疫情之下,許多展覽、博物館多了線上參觀的功能。至少對於喜愛閱讀的我來說,擁有一台電子閱讀器,我即刻就能讀到想看的書。所以對我來說,花蓮在藝文方面的城鄉差距並不是那麼明顯。
花蓮適合退休生活嗎?
我會建議你可以趁休假時先到花蓮居住一段時間,實際體驗這裡的生活是否符合你對退休生活的想像。不曉得有這個想法的聽眾目前居住在哪個城市,不過以醫療資源來說,花蓮比起台北來說資源相對稀缺,尤其不在市區的話,大眾交通相對不發達,很可能得需要擁有自己的車。此外也要考慮到你是打算一個人來花蓮,還是有伴侶、家人一起,這也會有所差別。
簡而言之我認為花蓮是一個好地方,我在這裡認識的人都很願意分享他們的生活。我還是會建議利用假日來花蓮實際住住看,若有認識在花蓮的朋友,也可以請他帶你認識、體驗花蓮人的生活。
我想透過今天這集節目特別感謝Lucy,因為Lucy曾經贊助我五千元,留言建議我投資更好的錄音設備,我也聽從指示買了一個比較好的麥克風,這一集節目就是我用比較專業麥克風在錄音,希望你有聽出音質的提升。
生死的課題
Benjimin4936030留言:我本身是一名重症醫療人員,在十多年的工作後,發現生死已不再是心跳停止或大腦凋亡的那一刻,聽完你的孤獨四部曲,也想聽聽你對生死的看法。
謝謝你的留言。我的確對於死亡的課題也很感興趣,因此接下來規劃了六集相關內容。前兩集節目,我會先從醫學的觀點來看待死亡,接著從歷史看待死亡,我想探索歷史上不同時期的人,看待死亡是否有不同的態度。接下來我想用哲學角度探討「自殺」的議題,選了兩本書,分別從正方與反方認證自殺是否符合道德。最後,我想與你分享人是如何被訓練成為一位殺戮者,以及人在陷入被殺的情境中,會有什麼體會與觀察。可能聽起來會有點沈重,但我希望他能幫助你拆毀一些你原有的觀點,歡迎大家敬請期待。
古典樂
如何找到公有領域或CC授權的古典音樂?
我們這個節目的慣例,是在每一集的尾聲與大家分享一首音樂,通常都是古典樂。我挑的音檔,都是不再受到版權保護或是開放CC授權的音檔。如果大家想尋找這種音檔,可以參考Wikimedia Commons,只要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找到一些錄音,裡面有很詳盡的版權保護說明。其中有一些錄音地點在現在的歐盟,且出版年代已經超過五十或七十年以上,那麼該錄音就會進入公有領域,成為大家能夠自由使用的資源。另一個網站叫Musopen,也是只要輸入關鍵字就能找到開放供有授權使用的錄音。
何時喜歡上閱讀和古典音樂的?
我是從大學時開始喜歡古典樂。大學時我選修一門中國思想史導論,這堂課本身和古典樂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授課老師非常博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心理學等,在他的課堂上都會被討論。有次他告訴我們,如果想要寫好論文,可以聽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聽個一百次就會知道怎麼寫學術論文。當時的我完全沒有古典音樂訓練相關背景,聽到這句話,我就找出這首曲子反覆聽很多遍,還真的獲得一些啟示。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這首曲子可以幫助我理解怎麼寫學術論文,歡迎收聽衣櫥裡的讀者第24集,就有討論到這個問題。
要怎麼入門聽古典音樂?哪位作曲家適合入門?
我覺得沒有固定哪位作曲家適合推薦,也是要看你喜歡哪位作曲家、喜歡何種風格。
我個人很喜歡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這段時期的音樂,因為古典主義時期的樂曲結構通常比較平衡、工整,代表人物是莫札特,音樂通常非常悅耳。到了浪漫時期,比如貝多芬,他是其中轉捩點的代表人物。這時候的人們,開始想要拓展古典主義以來所建立的規範或形式。我覺得這種規範的建立與推翻特別有趣,所以我很喜歡聽這段過渡時期的音樂。
當然每個人喜好不一樣,有人喜歡巴洛克、現代音樂、民族樂派等。民族樂派通常會將地方性的民族歌謠寫進曲子,通常特別富有旋律性、特別好聽,比如柴可夫斯基,或是我節目介紹過的德沃夏克也非常會寫旋律,好聽到仿佛進入天堂般優美。所以⋯⋯還是要看你喜歡哪一種風格。
🎵 本集音樂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6 in D major, K. 537. II. Larghetto. Lili Kraus Orchestra of the Amsterdam Philharmonic Society, Gianfranco Rivoli.
莫札特第二十六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這是一首慢板樂章,在音樂上相對簡單,但非常悅耳、平均且優雅,就算你不熟悉古典音樂,我相信這首曲子也不會讓你感覺到困難。
我今天選擇的版本,是於1955年由阿姆斯特丹愛樂社所演奏,並於2006年時累積超過五十年,據歐盟的規定,該版本已進入公有領域,未受到版權保護,所以我才可以在節目中播放,與大家分享。